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诗人 >> 温庭筠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过分水岭
作者:温庭筠     更新时间:2012-04-12 21:50:25
载入中…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温庭筠诗鉴赏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寻常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 。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 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由此引起的诗意感悟。

  首句就从溪水写起 。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 但眼前这条溪水 ,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 是用来引出“ 有情 ”、突出“有情”的。“有情”二字 ,是一篇眼目 ,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述 。“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 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改成“亦”字,又不免掩饰主次,使“无情”与“有情”平分秋色。只有这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且与全诗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相统一。这一句在点出“有情”的同时,也就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叙事,暗点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冢山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因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能到达岭头。山路蜿蜒曲折,缘溪而行,故而行旅者感到这溪水一直在自己侧畔同行。其实,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总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虽不断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声却一路伴伴。因为深山空寂无人,旅途孤孑,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便变得特别亲切,仿佛是有意不离左右,以它的清澈面影、流动身姿和清脆声韵来安慰旅人的寂寞 。我们从“得同行”的“得”字中, 可以体味到诗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悦;而感于溪水的“有情”,也于“得”字中见出。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在“入 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与日俱增,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但却不从自己方面来写 ,而是从溪水方面来写,以它的“惜别” 进一步写它的“有情”。岭头处是旅途中的一个驻点,诗人这一晚就在岭头住宿。在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岭头流水,仍是潺湲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在与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殷话别 。这“潺一夜声” 五字 ,暗补“三日同行 ”时日夕所闻。溪声仍是此声,而当将别之际,却极其自然地感觉这溪水的“潺湲一夜声”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别之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岭的自然特点,由“岭头”引出旅人与溪水的“ 分头”,又由“分头”引出“惜别”, 因惜别而如此体会溪声。联想的丰富曲折和表达的自然平易,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写到此句,溪水的“有情”已经臻于极致,诗人对溪水的深情也尽在不言中了。

  分水岭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看到过这条溪水的旅人,何止万千,但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寻常景象中发现美,发现诗。由于温庭筠对羁旅行役生活深有感悟,对朋友间的情谊分外珍重,他才能发现溪水这样的伴侣,并赋予它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这里 ,与其说是客观事物的诗意美触发了诗人的感情, 不如说是诗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观事物身上。化无情为有情,是因为诗人自己有情。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shiren/wentingyun/201204/503.html ]
温庭筠
苏武庙
经五丈原
商山早行
达摩支曲
过陈琳墓
赠少年
蔡中郎坟
咸阳值雨
瑶瑟怨
过分水岭
相关诗词
没有相关诗人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裴多菲诗集选
正宫·醉太平·叹世
钻石
始闻秋风
我的范围越来越明亮、狭窄
王独清诗集选
王统照诗集选
早寒有怀
忆秦娥·箫声咽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