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诗鉴赏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其间,写下一组《使东川》绝句。不久,白居易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就是其中之一。
元稹《望驿台》诗道:“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因思念妻子韦丛而作。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为诗人悬揣之辞。设想妻子以春尽为期,待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团圆,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白居易的和诗更为出色,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家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点出怀人。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见而思游子,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喻彼此情愫不绝之意。从这诗句里,依稀可见韦丛整日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自然是指元稹。春意阑珊,落红满地。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及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很具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传句。“尽”字如利刀断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还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团聚落空了。
这样,就自然引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仅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犹为深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纽带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达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流露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传情,不直言思而思字卓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期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出,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结有力。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取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且加强了表达力量。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出以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富于变化,更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shiren/baijuyi/201204/315.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