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吟谢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
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
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霏丹映江草,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 。
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晴晖(一作清辉)。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
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烟霞收夕霏。
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
身骑白鹿行飘摇,手翳紫芝笑披拂。
相如不足夸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
下窥夫子不可及,矫手相思空断肠。
【题解】
殷佐明,萧本、朱本、王本俱作殷明佐。郁贤皓《李白丛考》 :“据《元和姓纂》卷四陈郡殷氏:‘令德曾孙嘉绍,工书。嘉绍再从弟佐明,仓部郎中。 ’我认为李白诗中的‘明佐’当从缪本作‘佐明’,即《元和姓纂》中‘嘉绍再从弟佐明’。”“另外,颜真卿的一个姑母嫁殷履直。嘉绍是殷履直之子,与颜真卿为表兄弟。殷佐明既是嘉绍再从弟,与颜真卿亦为从表兄弟,可见殷佐明与颜真卿是近亲。”又云:“殷淑与殷佐明应是两个人。殷佐明是个做官的人,而殷淑是个道士。”郁说良是。五云裘,杨本注:“五云裘者,五色绚烂如云,故以五云名。”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俱无题下注。
【校注】
谢朓,南齐诗人,字玄晖,因文辞清丽而被称为“小谢”,以别谢灵运之被称为“ 大谢”。又因曾任宣城太守,而被称作谢宣城。谢朓于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守郡两年。其间曾筑别居于当涂青山南端的山下。
朔风句,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萧本云:“太白之所谓‘我吟 ’者,吟此诗特添‘飒飒’字耳。”
青山,《太平寰宇记》:“青山在太平州当涂县东三十五里,齐宣城太守谢朓筑室及池于山南,其宅阶址尚存。路南砖井二口。天宝十二年改为谢公山,周围八十里。”按青山实由三座山峰组成,北为主峰青林山,东南为万佳山,再南为谢家山(俗名包子山)。谢朓别居在包子山下南。陆游《入蜀记》云:“青山南小市有谢玄晖故宅基,今为汤氏所居,南望平野极目,而环宅皆流泉、奇石、青林、文筱,真佳处也。由宅后登山,路极险。凡三四里许,至一庵,庵前有小池曰谢公池,水味甘冷,虽盛夏不绝。”现“山南小市”仍名青山街,距 山上庵前的谢公池有三四里许。
朱本注首段云:“此李白酬殷明佐之赠裘也。言昔者谢朓居于青山之下,尝有诗云‘朔风吹飞雨,萧萧愁杀人(按应为萧条江上来)’,今者谢朓已没,空山青矣。继谢朓而能诗者乃殷公也。则知朔风吹雨之可以愁人,是以赠我以裘也。此四句总序以发端。”
粉图,朱本注:“粉图,画也。言裘之色如画也。”按粉图原指以粉作图于纸绢或壁上,此处为借用。
文章,《周礼·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此谓华美的色彩与花纹。
应是句:素峨,李周翰注《文选·月赋》曰:“嫦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玉女 ,《太平广记》卷五九引《集仙录》曰:“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金粉,咸本作涂粉。
浓似句:似,咸本作成,注云:“一作似。”苔锦,王本作锦苔。碧滋,张铣注《文选·张司空离情》曰:“碧滋,谓草色翠而繁滋。”
残霞句:霞,咸本注云:“一作花。”霏丹,萧本、玉本、郭本、刘本、王本俱作飞丹。江草,咸本作红草。
凝毫句:掇,咸本注云:“一作似。”露,咸本作雾,注云:“一作露。”
朱本注第二段十句云:“此言裘之美也。色如画出之五云,又若晴天之彩虹,文章彪炳而陆离者,何鲜明也。是岂人力所能为哉?乃素娥玉女之所成也。轻如松花之落金粉,浓似苔锦之含碧滋,又如远山积翠之横如海岛,残霞之飞丹映江草,五色缤纷,杂然并见。其色之凝于毫端者,又苦採掇乎花露之容,鲜明而润泽也。累年功成固非一旦,以人巧而胜天功,则将夺乎造化之妙也。”
晴晖(一作清辉),萧本、玉本、郭本、刘本、王本俱作清晖或清辉。
顿惊以下四句:萧本云:“此言裘上之画具此康乐诗之意。”《文选》卷二二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李善注: “霏,云飞貌。”烟霞,萧本、玉本、郭本、严评本、王本俱作云霞。
詹本注第三段六句云:“深感佐明赠裘之情,继赞裘之美好。言故人赠此五云之裘,情深意切,致使裘上彩画更显清秀鲜明。试看此裘,顿觉谢灵运之诗境生于我身上矣。襟前林壑增辉,暝色欲敛;袖上云霞益明,夕霏消散。”
群仙句:叹,咸本注云:“一作欲。”
萦郁,萦绕聚集。
手翳句:手翳,手掩之意。紫芝,道家所说的一种灵芝,服食后可成仙。披拂,晃动意。形容披上五云裘宛若神仙。
鹔鹴,张华《禽经注》:“鹔鹴,鸟名,其羽可为裘以辟寒。”《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杨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鹤氅,以鹤羽编制成的裘衣。《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瑶台,张铣注《文选》卷三一鲍照诗曰:“瑶,玉也。以玉饰台也。”《拾遗记》卷一○:昆仑山“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薏圃,皆数百顷,群山种耨矣。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墓。”《太平御览》卷六六○引《登真隐诀》:“昆仑瑶台,是西王母之宫,所谓西瑶上台。”
三十六玉皇,萧本注:“三十六玉皇者,道家所谓三十六天帝王也。”玉皇,《太平御览》 卷六五九:“《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太皇、紫皇、玉皇。”
夫子,对殷佐明的尊称。
矫手,李善注《文选》陆机诗:“《诗文》曰:矫,举手也。”郭本、严评本、胡本、全唐诗本俱作矫首。
詹本注末段十二句云:“言披裘而飘摇欲仙。群仙见我身披此裘,无不赞叹,惊其聚集千崖万岭于一身。身骑白鹿,手挥紫芝,飘摇欲仙。昔日司马相如之鹔鹴裘,王恭之鹤氅又安足数哉!他日瑶台飘雪,人间春降之际,我将披此裘凌空升天,朝见天上三十六玉皇,斯时下窥佐明夫子而不得及见,惟招手以示相思之情耳。”
【评笺】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雪未尝香也,而李太白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严评本评首句:“上字异。”评“诗兴生我衣”句:“逸情满体。”严评本载明人指:“未脱俗,且发得亦未透快。”“此‘夫子不可及’,盖用不可阶而升意。”
谢榛《四溟诗话》:“‘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烟霞收夕霏。’此用谢康乐之句,但加四字 。”
【系年】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安本系于天宝十三载(754)。
郁贤皓《李白丛考》:詹锳系此诗于天宝十三载。“但我觉得此诗更有可能是上元年间的作品。”
【译文】
我吟咏着谢朓诗中的语句:飒飒“朔风吹飞雨。”随着谢朓的没去,青山已显得空空,后来相继者却有了您殷佐明公。公所赠我的珍裘就像绘画五色云彩,亮丽得如同晴天散出的彩虹,它的花纹色彩璀灿斑烂,应当是天上素娥玉女所织成。裘上金粉洒落轻如松花,翠色的滋润浓似苔锦。绣图上积翠的远山像横迤的海岛,落霞飞红映着江草,还有毛笔绘制的像采摘的鲜花,露珠晶莹,几年功夫完成这胜过天造。老友既然赠我,我也不拒违,穿上它立即使山水传含清晖。我惊喜地发现,谢灵运的诗境居然在我的裘衣上有所体荟。襟前的图案是“林壑敛暝色”,袖上出现的是“云霞收夕霏”。众多的神仙也会为这裘衣惊奇,千崖万岭的景色竟能在此聚集。我将骑上白鹿,飘摇而行,手挥紫芝,笑披裘衣如同神仙。司马相如的鹔鹴裘何足夸耀,王恭的鹤氅怎能比肩?他日瑶台飞雪,被春天的香风片片吹落之际,我将为您持带裘衣上凌苍穹,去朝拜天上三十六玉皇,那时我在空中下望夫子您而不可及,就只能举手示意,徒作相思而空断肝肠。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8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