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
文章辉(一作耀)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
秦地无草木,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
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送君登黄山,长啸倚(一作上)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
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
相思在何所(一作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题解】
《舆地纪胜》卷十八太平州:“凌台,在城北黄山之巅。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南游登台,建离宫。”陆游《入蜀记》卷二:“凌[高欠]台,正如凤凰、雨花之类,特因山巅为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峰,如在几席。龙山,即孟嘉登高落帽处。九井山,有桓玄僭位坛。稍西江中二小山相对,云东梁、西梁也。北户临和州新城,楼橹历历可辨,盖自绝江至和州才十余里。李太白有《黄山凌[高欠]台送族弟泛舟赴华阴》诗,即此地也。”济,即李济。詹锳《李白诗论丛》谓:“按《宗室世系表》,宣州刺史乞豆之五世孙济,其女至麟,相肃宗。郇王袆之四世孙济,为宗正卿。又有赵郡李氏东祖房系之十世孙济,三人俱为凉武昭王十世孙。”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云:“县尉广平宋陟,丹阳李济。”即本诗所赠之李济。溧阳即今江苏省溧阳县。《元和郡县志》卷二关内道华州有华阴县,亦华州治所,即今陕西省华阴县。
【校注】
题:陵,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刘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凌。[高欠],宋本原作敲。咸本、刘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高欠]。是。今据改。郭本作欹。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俱无一作统注。咸本、全唐诗本、王本俱无当涂二字题下注。全唐诗本有“得齐字”题下注。
鸾乃句,朱本注:“以鸾凤比兄弟也。”张华《禽经注》:“鸾者,凤凰之亚,始生类凤,久则五采变易。”
辉(一作耀),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俱无一作耀注。
琼树,《艺文类聚》卷九○《庄子》:“老子见孔子,……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琳琅王干为实。’”
朱曦,李善注《文选·游仙诗》云:“朱羲,日也。”曦即羲。
泛舟役,朱本注:“泛舟役,漕粟也。”《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于是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按诗题“泛舟”之下似省去一“役”字。安本注:“充,任也。宜连下读之,谓李济将任泛舟之役。”
凄,朱本注:“凄,悲也,又痛也。”
朱本注首段十句云:“白送族弟济漕运赴华阴,而以鸾凤为喻。言鸾乃凤之族也,文章烜耀,相与翱翔于云端,同栖于琼树,情亦亲矣。不幸一朝分 飞,离居之苦,未免于悲鸣也。譬之兄弟同气连枝,分别之际,能无伤怀者乎?矧此五月之中,值河堤之溽暑,吾弟有泛舟之役,执漕运之劳,使我心魂不能自己于悲伤也。”
秦地句:秦地,郭本作秦池,误。朱本注:“秦地者,关中长安之地,唐所都也。无草木者,荒索之状。”王本注:“《旧唐书》:天宝六载,自五月不雨,至秋七月乙酉,以旱命宰相、台寺、府县录系囚,死罪决杖配流,徒以下特免。庚寅始雨。九载三月,时久旱,制停封西岳。五月庚寅,以旱录囚徒。盖天宝时京师之旱,见于史者有二,未详此诗作于何年? ”草木,咸本注云:“一作碧草。”全唐诗本作碧草。
南云句,朱本注谓“禄山之乱,江南骚扰而有征戍之苦,故曰喧鼓鼙。”误。《旧唐书 · 玄宗纪》:“(天宝十载)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大败绩,大将王天运死之。”又十三载六月,“剑南节度使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资治通鉴》:“天宝十一载六月甲子,杨国忠奏吐蕃六十万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克故显 州等三城。”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王注释‘ 喧鼓鼙’引《后汉书》谓指公卿求雨事,按其说非也。‘南云’当是‘云南’二字误倒。‘ 云南喧鼓鼙’与《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所云‘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同指一事。”
鸣鸡,王本注云:“当是民饥之讹。”詹《李白诗文系年》云:“‘鸣鸡’二字指鸣鸡起舞而言,以喻君王对国事之关切,并非讹舛。”
漕引句,朱本注:“水运曰漕,挽舟曰引,谓以舟载米,由水路而转运也。关辅,关内三辅 之地,即长安之京师也。”李善注《文选》鲍照诗云:“关,关中也。《汉书》曰:右扶风 ,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
宰相句:宰相,当指杨国忠。霖雨,《尚书·说命》:“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静者,朱本注:“静者,退而不用也。”《云笈七签》卷九九《灵饷词序》:“修炼之士当须入静。”此处似指隐居静修者。
金闺,李善注《文选·别赋》云:“金闺,金马门也。《史记》曰:金门,官者署。承明、金马,著作之庭。东方朔曰:公孙弘等诏金马门。”
空手句:空手,萧本、许本作空乎。朱本注:“空手无壮士者,言虽壮士,若空手而无权,亦不能有所施为,与愚人相等也。”
朱本注第二段十二句云:“此言其充泛舟之役,将赴华阴也。天下之本在京师,三秦者,京师之地也。兵乱之后,邑里萧条,公私仰给于东南,今江淮以南,亦骚扰矣。止馑尚宁之忧 ,为之减膳而早起,开漕渠之运,以济关辅之饥。宰相施惠于穷民,农得事于南亩。好隐逸者,处于草莱之间,抱才用者,充于廊庙之上,宜乎天下无弃物矣。奈何有志之壮士,穷居空手,一无所施,使之低垂而隐晦,不得进用于当时也。”
长啸句:倚(一作上),咸本无一作上注。天梯,指黄山塔内之梯。黄山塔为宋武帝刘裕命建 。后毁。现存之塔下端乃南宋遗物,中空无梯。意者唐时之塔,内有层梯,可上可倚。
牛渚,在当涂县北三十五里,见《夜泊牛渚怀古》注。
洛阳西,杨本注:“华阴在洛阳之西。”
朱本注第三段十句云:“此一节言其赴华阴也。君充泛舟之役而勤漕运之劳,送别于黄山,长啸于天梯。但见小舟大舟散漫于长江者,随风拂云,莫知其数。晚泊牛渚,望之不可见矣 。我之相思在何所乎?在乎洛阳之西华阴之地,以吾子漕运盖将系舟于此也。”
【评笺】
严评本批“凤与鸾俱啼”句:“啼字无人敢下。”又批空手二句:“异笔出感忾之意,更使人低回。低字妙绝。”严评本载明人批:“叙事甚拙,疑亦非 真。”又批:“太白上元宝应间至当涂,是时江淮连有刘展、高干之乱,元载代刘晏掌财利 ,按籍计征,此诗正述此事。注引开元事,非。”(按,此批亦误,见前注。)
《诗归》卷一五:评首句“似老杜起法。”又评尔从以下十句:“送别语,说得气象感慨,想其胸中。”评群才二句:“真男子始肯如此说。其他贫人故作壮语,低处实在此。”又评 “穷居使人低”句:“低字入微,三复气塞。”于苍然句下批:“住了,别情无限,何必下二句说出相思,然后为别诗?”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说转漕处,见关系军国,此一篇主意。未写送行,亦不草草。 ”
《唐宋诗醇》卷七:“起有奇气,说转漕运处,见得关系郑重。数语内包括颇广,得古人赠言之义。送别一段情景并列,沉挚轩豁,非大家未易有此。” 杨明《从几首诗看天宝末年李白对杨国忠的态度》云:“《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登黄山凌[高欠]台》二诗,除言及云南之役外,还对关中地区遭受天灾表示忧虑,诗中对唐玄宗、杨国忠有颂扬之词。……《登黄山凌[高欠]台》云:‘秦地无草木,南云喧鼓鼙。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据《资治通鉴》二一七天宝十三载下云:‘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至天宝十四载春仍亢旱。李白这两首诗所说 灾情,即指此而言。诗中称美玄宗忧念国事,又赞扬杨国忠努力救灾,关心人民生活,喻之为久旱之甘霖。‘漕引救关辅’,指所送别的李济押送江南粮食漕运入关,解救灾情。”( 见《天府新论》1985年第5期)
【系年】
安本系此诗于天宝九载(750)。
詹本云:“按《唐会要》卷九九南诏蛮:‘(天宝)十二载,复征天下兵,俾李泌将之。’可见云南战事并非始于天宝十三载六月。李白又有《赵公西候新亭颂》云:‘惟(天宝)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四方凋枯。’可见此诗作于十三载(754) 或十四载(755)之五月都是可能的。而系于天宝九载则毫无根据。”
【译文】
鸾本与凤为同一家族,同在紫色云霓中飞翔。羽毛闪耀着五种颜色,双双栖息于琼树上。一旦要各自飞去,凤与鸾都会悲伤。在这炎热的五月中,太阳把河堤烤得滚烫。你去从事押送粮食的舟运,怎不使我心魂凄凉。秦地干旱得没有了草木,朝廷与云南的战争正在鼓鼙喧荡。君王减少了饮食,鸡鸣时就起了床。下令挽舟转运粮食解救关辅的灾情,使疲困之民免遭死亡。宰相辅政如久旱甘霖,农民得以耕田与种桑。隐逸之士虽然潜身草泽,众多的人才却满于朝堂。空手无能的人不能成为壮士,长期贫穷而居便使人低下不张。我送你一道登上黄山,长啸着倚于塔上。远望长江中的小舟飘若水鸟,大舟就像鲸鱼劈水破浪。那张开的船帆顺着长风,舒卷着与云一齐飘荡。太阳落山后牛渚显得昏暗,夕烟迷蒙只见一片苍茫。此一去我的相思当在哪里?这相思远在洛阳的西方。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8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