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歌(一作音),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
【题解】
白纻辞,《文苑英华》作白纻歌。系乐府古题。《乐府诗集》卷五五收此三首,列于舞曲歌辞。并引《宋书·乐志》曰:“《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乐府古题要解》卷上:“《白纻歌》古辞盛称舞者之美 ,宜及芳时为乐。其誉白纻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萧本云:“《白纻舞》有《白纻歌》,《白凫歌》有《白凫舞》,并吴人之歌舞也。吴地出纻,又江乡水国自多凫鹜,故兴起所见以寓意焉。始则田野之作,后乃大乐氏用焉。其音入清商调,故清商七曲有《子夜》者,即《白纻》也。在吴歌为《白纻》,在雅歌为《子夜》。梁武帝令沈约更制其辞焉。”胡本云:“白纻舞本吴舞。晋有其歌,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按姑孰系六朝京畿,又是江乡水国,盛产纻麻。《太平御览》、《舆地纪胜 》俱云:“白纻山在当涂县东五里,按《寰宇记》名楚山。桓温领妓游山,奏乐好为白纻歌 ,因名。”东晋桓温所建歌馆舞堂今已不存,“桓公井”仍在。此诗乃诗人初游当涂白纻山见旧馆兴废有感而拟作古题,故有“扬哀音’之叹。
【校注】
清歌(一作音),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俱无一作音注。胡本作音,注云:“一作歌。”
北方句:佳人,《汉书 · 外戚传》:“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东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
且吟句:且,《乐府诗集》作旦。绿水,古乐曲名。《淮南子 · 真训》:“手绘绿水之趋 。”高诱注:“绿水,舞曲也。”
长袖句,沈约《冬白纻歌》:“长袖拂面为君施。”
朱本注前五句云:“此白为白纻词也。言舞者扬其清歌,启其皓齿,歌扬勘见皎然而白,此声色之美者,抑何人欤?乃延年所谓北方佳人,绝世而独立者也。又如宋玉所谓东邻之女子 ,楚国之美丽者也。歌《白纻》之词而停《绿水》之曲,《绿水》虽为妙辞,不若《白纻》 之尤妙也。彼皓齿者,既歌载舞,长袖拂面,飘然为君而轻举也。歌声舞态两极其盛矣。”
胡风:胡,朱本作朔。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玉颜句:玉颜,《古诗》:“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宋玉《神女赋》:“色温润之玉颜。”满堂,沈约《白纻春歌》:“含笑流眄满堂中。”乐,《文苑英华》作曲,注云:“ 集作乐。”
朱本注后三句云:“此承白纻为吴歌而言,寒云夜收霜海空矣,胡风吹雁度远塞矣,夜寒而风高如此,玉颜满堂,宴乐未央。”
【评笺】
萧本云:“太白此词全篇句意间架并是拟鲍明远者。今录鲍辞于后,可参看之:‘朱唇动,素袖举,洛阳少年邯郸女。古称绿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 。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杜少陵所谓‘俊逸鲍参军’者, 其此之谓欤!”
严评本:“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清新俊逸,二语兼之。”
王本云:“鲍照《白纻辞》……太白此篇句法盖全拟之。萧本以‘馆娃日落歌吹深’一句续作末句,便不相类。今从古本。”
今按:全篇并非写实,而是拟想当年情景。后两篇亦是。故三首译文集中列于全篇末。
其 二
馆娃日落歌吹深,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榖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校注】
馆娃句:全句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严评本、《文苑英华》 、《乐府诗集》俱属前一首末。馆娃,战国时吴国宫名。范成大《吴郡志》卷八:“馆娃宫,《吴越春秋》、《吴地记》皆云阖闾城西有山,号砚石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上有馆娃宫。又《方言》曰:吴有馆娃宫,今灵岩寺即其地也。”此以馆娃代指白纻山歌馆乐伎。因苏州西山之战国时馆娃宫,唐时早已不存。深,咸本、萧本、玉本、郭本、朱本、严评本、 全唐诗本、《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俱作。《文苑英华》于濛字下注云:“一作深, 一无此句。”咸本注云:“一作深。”胡本作中。注云:“俗本改为歌吹濛,误。”
江清,胡本作天清。《文苑英华》作江深。
一笑,崔骃 《七依》:“回眸百万,一笑千金。”
垂罗句,曹植《七启》:“被轻榖之纤罗。”鲍照《白纻歌六首》其一:“纤罗雾榖垂羽衣 。”《广韵》:“榖,绢也。”
郢中句,《文选》卷四五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子夜吴歌,《宋书·乐志》:“《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晋孝武帝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子夜》,旧史云:晋有女子曰子夜所作,声至哀……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吴声也。”萧本云:“清商七曲有《子夜》者,即《白纻》也。在吴歌为《白纻》 ,在雅歌为《子夜》。”吴歌,敦煌残卷作吴声。
青云,敦煌残卷本作绿云。
【评笺】
严评本:“垂罗舞扬哀音。音妙必哀,能动人心。”
《李诗直解》:“此白纻之舞曲,亦情艳之词也。言月寒江清,夜色沉沉,佳冶之美人,相与欢乐,一笑可值千黄也。彼垂纤罗,舞轻榖,启口发声,以扬堪怜之哀音。《阳春》《白雪》之难和者,且莫吟也。《子夜吴歌》正哀音之堪怜者,宁不动君子之心乎?动君心,冀君之欢悦而赏,美人与君,愿作天池鸳鸯,双匹不离,一朝比翼,飞去青云之上,乐以偕老,而不为世人之妄求也。”《唐宋诗醇》卷三:“(前)二诗虽出入古辞,要自情景双美,别具丰神。”
詹锳《李白乐府探源》:“第二首拟《白纻歌舞辞》‘三星参差’。”(《李白诗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 三
吴刀剪彩(一作绮)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
【校注】
吴刀句:鲍照《白纻歌六首》其一:“吴刀楚制为佩袆。”剪彩(一作绮),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俱无一作绮注。敦煌残卷、胡本俱作绮。胡本有注: “一作彩。”《文苑英华》作绮,注云:“集作丝。”
春辉,敦煌残卷、严评本、《李诗选》、王本、《文苑英华》俱作春晖。
扬眉句:扬眉,敦煌残卷作扬蛾。雪飞,《文苑英华》作云飞。
激楚结风,枚乘《七发》:“于是乃发激楚、结风。”《史记 · 司马胡如传》载《上林赋》 :“鄢郢缤纷,激楚、结风。”《集解》:“郭璞曰::《激楚》,歌曲也。”《汉书》颜师古注:“《结风》,亦曲名也。”
玉钗句,《全汉文》卷二二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
【评笺】
严评本:“玉钗挂缨今莫违。暗用绝缨事,又不可作此粘滞看。 ” 萧本云:“按此三篇句意字面皆与明远者相出入,岂此曲体制当如是邪?抑拟之而作也 。会有知言者矣。”
朱本云:“按此词白旧本有三曲,前四句皆佳,后四句词弱意散,抑且浅俗,决非白之作也。乃好事者拟之,选者择之不精,而未及删去耳。然其音节轻清,岂亦晚唐之习哉?”又朱本(《李诗辨疑》)云:“此二诗(指其二、其三)者,意俱浅狭,前诗结语涣散无力。后诗辞清丽,而结语又不相称。以本题首篇较之,则轻重纯驳皎然可见。故知是二诗乃效白而为之者也。”
陆时雍《唐诗镜》卷一八:“鲍俊而丽,此俊而爽。”
詹本云:“此篇拟鲍照《白纻舞歌辞》‘吴刀’。”“按此诗三首俱见敦煌唐写本,当非伪作。”
【系年】 安本系此三诗于开元十三年(725),谓作于金陵。
今按:此三诗似与《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为同期之作。言作于金陵可不必。
【译文】一群美如汉武帝李夫人和宋玉东邻之子的绝色佳丽,微露皓齿, 唱起了清脆的歌。唱的是舞曲《白纻》而不是古曲《绿水》,舞者的长袖时而拂面,这都是为了您的欢乐。深夜中寒云在霜天里飘卷,北风吹来塞北之鸿。满堂的玉颜佳人,仍然欢乐未终。
其 二
太阳已经落山,馆堂中仍充满着佳丽的歌吹之声,月亮升起,沉沉夜色中的江水也显得寒冷 。美人一笑值千金,那下垂或舞起的纤纤罗绢扬起的歌唱,在我看来却是哀音。郢中的《白雪》因为高雅而未唱,只有《子夜》这样吴歌才能打动您的心。打动您的心,是希望得到您的欣赏,愿意和您做一对天池中的鸳鸯,有朝一日能飞到青云之上。
其 三
用吴地剪刀剪制纻布缝成的舞衣,其明丽的服妆可以夺得春光之媚。在眉色轻扬中转动的长袖有如雪片纷飞,这倾国倾城的美貌真是世间所稀。您沉醉于《激楚》、《结风》的歌舞中忘记了返归,高堂之中已看不见月亮,烛光渐微,佳人的玉钗挂在您的帽缨上可不要拒违 。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