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驿公馆南有水亭焉。四甍军羽飞,绝浦屿。盖有前摄令河东薛公栋而宇之。今宰陇西李公明化开物成务,又横其梁而阁之。昼鸣闲琴,夕酌清月。盖为接輶轩,祖远客之佳境也。制置既久,莫知何名。司马武公长才博古,独映方外。因据胡床,岸帻啸咏,而谓前长史李公及诸公曰:“此亭跨姑熟之水,可称为姑熟亭焉。”嘉名胜概,自我作也。且夫曹官绂冕者,大贤处之,若游青山,卧白云,逍遥偃傲,何适不可?小才居之,窘而自拘,悄若桎梏,则清风朗月,河英岳秀,皆为弃物,安得称焉?所以司马南邻,当文章之旗,翰林客卿,挥辞锋以战胜。名教乐地,无非得俊之场也。千载一时,言诗纪志。
【题解】
这是在当涂姑熟亭为诗人雅集而作的一篇序。文中记述了姑熟亭建造的始末和亭名由来,但主要是回答了当时的士大夫如何在公务之余,纵情适性、寄情山水的问题。殆自秦建专制、焚书坑儒以始,士大夫已摆脱不了专制政权的绝对制约。如何在专制制度下维持相对独立的人格和意志?乃是历代困扰士大夫的难题。前汉独尊儒学,始有“朝隐”屈志之例。后汉老庄渐起,士夫遂行“樵隐”避世之法。魏晋以士夫抗世非孔,终有“齐一儒道”。至南朝乃出现士夫亦官亦隐的局面:一些世族出身的士夫,在为朝廷作官的同时自筑园林以栖心。隋唐以降,门阀衰落,科举制度建立,官吏多出寒门,不可能都去兴建私家林园以寄性情。于是王维在《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燕集序》中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逍遥谷天都近者,王宫有之,不废大伦,存乎小隐。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故可尚也。”逍遥谷指韦嗣立别业,在京东骊山麓。王维以借游逍遥谷和京都林园为京官“小隐”提出一“可尚”之道。然而那些地处无林园郡县的绂冕曹官,如何尚之?这一难题在李白此文中得到了晓畅的破解:若此一座水亭,大贤处之,也若游青山、卧白云,逍遥偃傲;小才居之,则窘而自拘,悄若桎梏。关键不在于有无清风朗月,英河秀岳,而在于曹官绂冕者是大贤还是小才,即对“逍遥偃傲”有无绝对需求。序文称这就是名教中的乐地。李白此论,实际上是后来白居易“中隐”论的滥觞。序文之末,记述了雅集者围绕此一问题的诗文创作盛况。
【校注】
题:奉陪,宋本原作奉倍,误。今校改作奉陪。郭本、刘本、王本、《全唐文》俱无奉字。司马武公,宣州司马武幼成。
公馆,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接待来往者止宿之处为公馆,唐人文集中常见。”姑孰在唐时有金陵至宣城官道。
四甍翚飞:四甍,亭之四脊。《释名·释宫室》:“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复蒙屋也。”翚飞,《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郑笺:“翚者,鸟之奇异者。”疏:“斯革、斯飞,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此即俗称飞檐。
今宰,宋本原作令宰。误。咸本、郭本、刘本、王本、全唐文俱作今宰。据改。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疏:“言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
輶轩,使臣所乘之车,也可代指使臣。左思《吴都赋》:“ 輶轩蓼扰。”李周翰注:“ 輶轩,轻车也。”祖,祖饯,送行。
以上为第一段,记述建亭的始末。
方外,世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于方之外,而丘游于方之内者也。’”
胡床,今称交椅。宋程大昌《演繁露》一○:“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高帝意在忌胡,器涉胡者咸令改之,乃改为交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
岸帻,帻谓头巾,岸帻即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衣着简率不拘。《世说新语·简傲》篇:“桓宣武……引谢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座席,岸帻啸咏,无异常日。”
前长史李公,指原宣州长史李昭。李昭于天宝八载任宣州长史,宴姑孰亭时已经卸任,故云“前长史”。
姑熟亭,建于姑熟溪上之亭。《江南通志》:“太平府当涂县有采虹桥,即今下浮桥。唐李阳冰建亭在其上,李白序之,名姑熟亭,盖走芜湖道也。”云李阳冰建亭属误。此序已云前县令薛公,今县令李明化建。非李阳冰明矣。
以上第二段,说明姑熟亭名的由来。
曹官绂冕:曹官即郡县属官,绂冕原指系官印的丝带和官帽,后借指做官者。《文选》卷一班固《西都赋》:“英俊之域,绂冕所兴。”李善注:“《苍颉篇》曰:绂,绶也。《说文》曰:冕,大夫以上冠也。”
安得称焉,那里得以称心呢?
以上第三段,破解了游此水亭的特有体味。詹本以此段谈做官之道,于全文殊难贯通,离却水亭“佳境”和“嘉名胜概”之主题,故为失解之误。
司马南邻,宣州司马武幼成邻居于群贤之南。
翰林客卿,王本注:“翰林,白自谓。于是为客,故曰客卿。”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白无自居于翰林之理,此指在座赋诗之人耳。王说误。”
名教乐地,名教即礼教。《世说新语·任诞》篇注引《竹林七贤论》:“迨元康中,遂至放诞越礼,乐广讥之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至于此?’”《化城寺大钟铭》称当涂有“六朝豪吏”,此亦指姑熟为名教之乐地。
得俊,得到俊才。此意谓显示才气。
末段记述了在座群贤的赋诗盛况。
【评笺】
詹本云:“《江南通志》:‘太平府当涂县有采虹桥即下浮桥,唐李阳冰建亭其上,李白序之,名姑孰亭。’似即据本文而言。序云:‘今宰陇西李公明化。’按《宣和书谱》,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人,与所谓陇西李公明化断非一人。《赵公西侯新亭颂》云:‘司马武公幼成,……佥谋僝功,不日而就。’此序所称司马武公,即宣州司马武幼成也。”
詹本又云:“李明化,《校注》按:当即卷二《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中之‘当涂宰’,卷二九《化城寺大钟铭》中之‘李有则’。”《李白安徽诗文校笺》据李祖鑫所论驳云:“李明化,与《化城寺大钟铭》中之当涂宰李有则非为一人。李有则‘天宝之初,鸣琴此邦’,而李明化于天宝十四载与李白同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时隔十年左右,故知二李非为一人也。”
【系年】
王本系于天宝十四载(755)。安本、詹本同。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