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无古今, 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 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 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 终成南山皓。
【题解】
詹本云:“诗云:‘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稿?’当已届暮年。”
【校注】
得道二句:朱本注云:“道者,长生之术也。无古今者,不老也 。”“失道者,失此道也。”《庄子·大宗师》:“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枯槁,瘦瘠。《楚辞·渔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桃李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南山皓,杨本注:“南山皓,即商山四皓。”见《史记·留侯世家》。朱本注:“皓,老人发白者也。”
朱本注云:“白览镜而书怀。言得长生之道者,则容颜无古今之异,可以长生不老矣。若失此道,则血气易衰,精神易耗,老日至矣。吾方对镜自照,却笑镜中之发白如霜草。乃扪心而叹息,顾影而自问曰:尔之形容何至枯槁若是耶?岂以不得长生之道致然也?默若桃李,竟无所言,终为商山之老,皓然白首而已矣。此白虽自叹而实自负也。白之豪放,虽老不衰,于此可见。”
【评笺】
严评本载明人批:“扪心问影,得览镜意,大妙。”
【系年】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于宝应元年(762)。至詹本仍同。
安本系于广德元年(763)。
按:此诗写于当涂。与《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为前后之作。意均凄凉。
【译文】
..... 得长生之道容颜便无古今之异,失长生之道还是要衰老。对镜自照未免苦笑,这满头白发竟如同霜草。我只有扪心空自叹息,问我的影形为何这般瘦瘠枯 槁?影形像桃李一样无以言语,我终于成了皓然白首的商山之老。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