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太白楼始末
【提要】 本文选自清乾降十五年《当涂县志》卷二十九。是清太平府推官许岩光为重建采石太白楼所写的一篇始末记。文章前部分主要追述采石谪仙楼的创建历史及其或兴或废的大体情况。后部分着重记述此次重建的缘起、经过及其落成后的壮观景象。附记登楼环眺,即景赋诗,因纪其胜,以使前贤胜迹与名山大川并存不朽。本文系采石太白楼始建明代正统五年的有力证据。与《大明一统志》完全相符。
采石山谪仙楼,创始于有明正统之初。庐陵周文襄公,以大司空巡抚江南,驻节姑孰,见太白所咏化城寺之清风亭倾废已久,因慕昔年骑鲸捉月之事,命广济寺僧修惠建亭于大江之浒,肖像祀之,构楼于前。引天门而挹青山,枕长江以控二水,群峰耸翠,万派朝宗,遂与岳阳、黄鹤、滕王诸名胜争奇宇内,取贺监所称谪仙语,以题其额,仍和韵勒石,以纪兴废所自。历二百余年,风雨漂摇,修葺匪一,迨后烽烟告警,城邑多罹兵燹,而此楼岿然独存。顺治丁酉春,游人弗戒,忽毁于火。越六载,海盐胡公来守兹土,观风问俗之暇,景仰名贤,从灰烬瓦砾中寻仙楼故迹,慨然兴复。佥谋同寅,请之上台,集诸生乡耆与议,召白衣庵僧自知,竭力经营,鼎新建造,不日落成。视昔之卑者高,隘者敞,栋宇轩翔,规制壮丽。登楼环眺,依然两岸青山,孤帆一片。太白有灵,之欲出矣!时当事继文襄而起,又各为诗歌,以纪其胜。庶几前贤遗迹与名山大川,并存不朽云!
【注释】 正统之初:正统,为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共有十四年,即自1436年至1449年。正统之初,指正统五年(1440)。庐陵周文襄公:庐陵,即江西吉州、吉水古郡名。周文襄公,即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明工部右侍郎,卒谥文襄。大司空:官名,为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的官员,向为朝廷六卿之一,与大司马、大司徒合称“三公”。后改称工部侍郎或工部尚书。岳阳、黄鹤、滕王:为江南三大名阁。分别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贺监:即贺知章,字季真,唐山阴人,嗜饮,工文辞。开元中累擢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兵燹:燹,野火。兵燹,指因战乱遭受的焚烧和破坏。顺治丁酉:即清顺治十四年(1657)。海盐胡公:即太平知府胡季瀛,系浙江海盐人。佥谋同寅:佥,众人,大家;佥谋谓众人同谋。《书·大禹谟》:“询谋佥同。”同寅,旧称在同一处做官的人为同寅。语出《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