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亭记
【提要】 本文选自明万历年间骆曾编《谪仙楼集》。原题下注“宋绍定六年”五字。清光绪八年曹笙南编《李翰林姑孰遗迹题咏类钞》亦收此文,但在题下增注有“采石碑”三字,可知此《记》已刻石立碑于采石。民国二十三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的《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则将标题作《唐李翰林祠记》,并在文后将“宋绍定六年”作“绍定三年三月既望”。从碑文内容考知,所记撰文时间显系汪绶“治郡之二年”,即“绍定六年”,将“治郡”时间推为“年号”时间,属误。该碑拓本高三尺五寸,宽二尺三寸,十八行,每行二十四字,字径一寸,原本有脱字。碑文的大意是,通过记述防御史王明对李白祠宇的新修与暮云亭的兴建,着力歌颂李白的声名,突出赞美李白“独步当时”、“气盖天下”、“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度与才情。
余治郡之二年,防御使王侯明护军犀渚,江波不动,烽燧不惊,镇以无事。顾瞻唐李翰林墓下祠宇卑陋,勿称揭虔。三年春,撤而新之,筑亭其旁,高明显敞,足为游观吟眺之胜。闻与见者,咸咨嗟叹异,谓侯能为人所未暇为之事,是可喜也。余曰:“太白声名,在天地间,犹青天白日,凤凰芝草,孰不知为美瑞,何待骚人墨客始知敬耶!又世之论太白者,徒知锦绣心口,明月肺肠,才思清新,歌词婉丽,独步当时,然此余事耳。方高力士骤贵,公卿大夫争相取容,惴惴然恐失其意,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奴视弗顾,可谓气盖天下矣!士以气为主,脂韦 盽 熟,胁肩谄笑,同流合污者,气之不足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则大丈夫者,气之所充也。使太白得时行志,寄命托孤,临大节而不可夺,非斯人吾谁与!昔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岂过论哉!晚岁,脱屣轩冕,纵情诗酒,乐天知命,遗形释智,澹乎若深渊之靓,浮乎若不系之舟,飘然超世之志,曾不以生死动其心,未可以清狂少之也。余遂书其事,俾刻诸石,且摭杜少陵《春日忆白》之句,名其亭曰“暮云”。宋绍定六年。
【注释】 王侯明:即王明,南宋时人。曾官拜左武大夫、郢州防御使、特差江东路铃任责建康府太平州两节制司水军总辖。护军犀渚:一作“护寒犀渚”。犀渚,谓晋骠骑将军温峤在牛渚矶下燃犀照水怪事。顾瞻唐李翰林:一作“顾瞻唐翰林”,缺“李”字。撤而新之:一作“撤新之”,缺“而”字。太白声名:一作“太白名”,缺“声”字。明月肺肠:一作“明月肺肝”。脂韦盽熟:脂韦:脂,油脂;韦,软皮。唐独孤及《田比陵集》十九《为杨右丞祭李相公文》:“危言献可,未尝脂韦取容,直躬而行。”后以喻阿谀、圆滑之人。盽熟,谓柔弱,讨好,迎合世俗。胁肩谄笑:谓耸起肩膀,装出笑颜,阿谀谄媚。《孟子·滕文公下》:“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富贵不能淫:一作“富贵不能移”。指虽以富贵相诱,亦不动摇自己的意志。《孟子·滕文公》:“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节:谓临难不苟的节操。毕文简公:即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北宋大臣。历官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平章事。卒谥“文简”。王佐:旧称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孙权览毕,哭曰: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脱屣轩冕:脱屣,比喻无所顾恋。《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轩冕,古时卿大夫的车服。引申为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晋书·应贞传》:“轩冕相袭,为郡盛族。”不系之舟:比喻逍遥自在,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晋史宗《咏怀》:“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李白《寄崔侍御》:“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杜少陵《春日忆白》之句:杜少陵,即杜甫,曾作《春日忆李白》诗,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句。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