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约公元1014年前后在世)宋代僧人,字无外,自号中 庸子,钱塘徐氏子。居西湖孤山玛瑙院,与林和靖先生为邻友。著有《闲居编》。
松江重礻右和李白《姑熟十咏》诗序
【提要】
本文选自《全宋文》卷三十释智圆《闲居编》卷三十三。这是宋僧释智圆为松江僧人重礻右所和李白《姑熟十咏》诗而写的一篇序文。文中以《 诗》三百篇论其得失。谓其“得之者” 虽变其辞,而无背于三百篇之道;“失之者”虽不变其辞,而只知嘲咏风月,绮靡字句,于 三百篇之道无乃荡尽。
若论诗,唯“唐朝李谪仙得之者也。”尤其李白的《姑熟十咏》,重 礻右赓而和之,“唯肖于谪仙”,可见其“风骚颇工”, 故为之作序。重礻右所作《姑孰十咏》 诗已散佚。松江重礻右师学佛之外 ,于风骚颇工。尝爱李谪仙《姑熟十咏》,因赓而和之。 钱唐僧智圆字无外序曰:夫诗之道本于三百篇也,所以正君臣、明父子、辨得丧、示邪正而 己。氵自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 《春秋》作,后世屈、宋、李、苏,建安诸 子,南朝群公,降及李唐,作者不一,而辞采屡变,骋殊轨辙。得之者虽变其辞,而且无背 于三百篇之道也;失之者但务嘲咏风月,写状山水,拘忌声律,绮靡字句,于三百篇之道无 乃荡尽哉。故李百药论诗,而文中子不答,唐朝李谪仙得之者也。其为诗,气高而语淡,志 苦而情远,其辞与古弥异,其道与古弥同。则《姑熟十咏》复尤于众篇矣。而二百年来,莫 有继和者。今礻右师之作,情志语气惟肖于谪仙,则 礻右师之喜诗,其可知也。圆尝与礻右师游,见为序,故得直书以冠于篇。龙集甲 寅九日,于钱唐西湖崇福寺讲院序。
【注释】重礻右:宋代僧人,江苏松 江人。工诗与释智圆友善,生卒年不 详。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 ,都是古代重要作品。《宋书·谢灵运传论》:“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姑熟十咏:姑熟,当涂古称,一作姑孰,东晋时筑城,隋起为当涂县治,即今安徽省当涂县 。十咏,指李白寓居当涂时歌咏其地风物的十首组诗。
三百篇:《诗经》的代称。相传《诗经》三千余篇,经孔子删定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 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成数称为“三百篇”。《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 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春秋: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春秋》整理而成。有《左氏》、《公羊》、《谷梁》 三传。屈、宋:指战国时的诗人、辞赋家屈原和宋玉。
建安诸子:指汉末建安时期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禹、应王易和刘桢七人。因曹丕 《典论·论文》曾以此七人并举,故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亦称“邺中七子”。 南朝群公:南朝,指东晋以后据有南方的宋、齐、梁、陈四朝。群公,泛指南朝时期的杰 出诗人和文学家。李唐:指李渊所建的唐王朝,故称“李唐”。周朴《吊李群玉》:“群 玉才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
辞采:指文思,才藻。《宋书·谢瞻传》:“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弟灵运相抗 。”轨辙:指车两轮间的距离。《魏书·世宗纪》永平二年诏:“诸州轨辙南北不等。 ”绮靡:美丽细致。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李善注:“绮靡 , 精妙之言;浏亮,清明之称。”《文心雕龙·辨骚》:“《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 。”
李百药:唐安平人,字重规,能诗文。隋时为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后官建安郡 丞,入唐,历任中书舍人、散骑常侍等职。贞观时,奉诏修史,据其父李德林所撰《齐史》 ,兼采他书,历时七年,成《北齐书》五十卷,新旧《唐书》有传。
文中子:隋王通的私谥。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祖父。绛州龙门人。初任蜀郡司户书佐,后弃 官归,以讲学著书为业。曾仿《春秋》著《元经》,又依《家语》、《法言》例著《中说》 ,门人薛收等议谥为“文中子”。龙集:龙,星名;集,次。用作纪年。如言龙集甲子, 即岁次甲子。《初学记·天赞》:“龙集有次,星纪乃分。”此处的“龙集甲寅”,即北宋 大中祥符七年(1014)。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