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千金之赏;又助齐 收复聊城,辞爵而逃隐于海上。后世奉为能建奇功而功成身退、不受爵赏的典范。南朝陈阮 卓《咏鲁仲连》:“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李白《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鲁连 特高妙。”
谢安栖迟:谢安,字安石,晋谢尚从弟。少神识沉敏,善行书,累召不就,寓居会稽,放情 丘壑,每游尝携妓自随。年四十余,始应桓温征为司马,出任吴兴太守,后迁吏部尚书,进 中书监,录尚书事,官至征讨大都督。《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 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恂、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无处世意。……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云伯夷何远 !’”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子平。”又《出妓金陵子呈卢六》 其一:“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贺公知章三句:贺公知章,即贺知章,字季真,唐四明人,曾任太子宾客,官终秘书监。唐 孟癲《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出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 奇 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李白《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诗曰: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解金龟以换酒:金龟,黄金铸的龟钮,官印。汉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等所用。谓 “金龟紫绶,以彰勋则。”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袋,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 官所佩鱼袋为龟袋。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孟癲《本事诗·高逸 》:贺知章号李白“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李白《 对酒忆贺监诗序》:贺监“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诗曰:“昔好杯中物 ,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后遂以“金龟换酒”作为知己相逢、纵酒尽欢 的典故。
秦庭: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七夜 ,哭声不绝,秦王遂同意出兵援楚。后因谓向别人求援兵,为“秦庭之哭。”
琮璜出椟:琮璜,,古石玉器名。琮,方形,亦有长筒形,中为圆孔。璜,形如璧的一半。 琮璜,在殷、商、周墓葬中多有发现。为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的礼器,也作装饰用 。椟,木柜,木匣,为收藏珠玉器物之用。琮璜出椟,此喻李白之为“谪仙人”,犹如珍奇 宝器一样被发现出来。
高台:即黄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台于此,置千金于台 上,延请天下士,故名。后人慕之,亦筑台于此。《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 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待筑高台于燕邸”,此喻李白也期待着朝 廷象燕昭王那样筑台以延纳天下之士。
骐马录空群:骐马录,马名。 骐,青黑色有如棋盘格子纹的马。《诗·秦风·小戎》:“驾我骐异。”毛传:“骐,骐文 也。”孔颖达疏:“色之青黑者名为綦,马名为骐,知其色作綦文。”马录,亦作“马录
马耳”,谓为绿色之马,周穆王八骏之一。骐马录,此指善为 御幸的骏马。空群,谓善识善用人的人,能把有才能的人选拔一空。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 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日升扶桑:扶桑,神话中的木名,为日出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癳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东方朔《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丈, 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 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
天授陛下:天授,旧谓天所授予。陛下,臣下对帝王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黄门:旧官署名。《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颜 师古注:“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后亦指宦官,汉代给 事内廷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以宦者充任。
蒲筵:一作“酉甫宴”。张守节《正义》:谓“天下欢乐大 饮酒也。”《汉书·文帝纪》:“朕初即位,其赦天下,……酉甫 五日。”颜师古注:“酉甫之为言布也,王德布于天 下,而合聚饮食为酉甫。”唐苏《广达楼下夜侍酉甫宴应制》:“酉甫来万舞群臣醉, 善戴千年圣主明。” 衮席:衮,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衮席,谓蒲筵中优置三公之席位。
内侍:旧宫廷内官名。隋初,宫廷设内侍省,为宦官之职署,也参用士人,所掌皆宫廷内部 事务。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内侍监、司宫台,专用宦官,由内侍、内常侍等负责。掌管掖 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
狗监:汉置,为宫廷内掌管猎犬的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 上。”此指宦官高力士之流。
啬夫:古代官名。司空的属官。《仪礼·觐礼》:“啬夫承命。”《管子·君臣上》:“吏 啬夫任事,人啬夫任教。”尹知章注:“吏啬夫,谓检束群吏之官也;人啬夫,谓检束百姓 之官也。”
右相:即右丞相。为辅助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春秋时,齐景公曾置左右相各一人,秦汉后 相继沿置,共同执掌国政。此指杨贵妃从兄杨国忠,玄宗时曾由御史至宰相。
视吏兵铨衡:吏兵,指吏部和兵部,铨衡,原为衡量轻重的器具,引申为评量斟酌,铨选职 位。陆机《文赋》:“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视吏兵铨衡,指杨国忠权势很大, 时已主吏部和兵部的选举事。 坛席:谓坛上设席为座,示礼遇之重。《后汉书·黄琼传》:“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 设坛席,犹待神明。”
词伯:同“词宗”,指文章的大家。
花王:牡丹的美称。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 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 牡丹曰花王。”
癤面:洗面。《书·顾命》:“王乃洮癤水。”洮,洗手;癤,洗面。
颇黎:即玻璃。古代玻璃,大抵指天然水晶石一类,有各种颜色,非后世人工所造的玻璃。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法曲,为盛唐乐舞的代表作。开元九年(721)前,西凉节 度使杨敬述所献。原名《婆罗门曲》,经唐玄宗润色,改名《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 。唐顾况《听刘安唱歌》:“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白雪:歌曲名。比喻高雅的作品,多用于称颂别人的诗文。
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 事》:“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青蝇:比喻谗佞之徒。《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郑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 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
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 弼》:“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金门:汉代宫门名。也叫金马门。《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官署门也。门旁有铜 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五岳: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旧 时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祭祀于此。
玉署:玉堂署的简称。南朝梁刘孝绰《刘秘书集·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诗》:“终朝守玉署 ,方夜劳石扉。”后专指翰林院。吴融《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花飞絮语水和流,玉署 词臣奉召游。”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作隐士的居处。南齐谢《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既欢 怀禄情,复协沧洲趣。”李善注引杨雄《檄灵赋》:“世有黄公者,起于沧洲,精神养性, 与道浮游。”吕延济注:“沧洲,洲名,隐者所居。”
贺兰:即贺兰山。在甘肃宁夏西部,北抵平罗县界,与阿拉善额鲁特部互界。自西南迤逦东 北,迄于河干。《元和郡县志》:“山树木青白,望如〗马交 马。北人呼马交为贺兰,故名。”
飞凫: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癴(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故称“飞凫”,或曰“ 凫飞”。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上》。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南梁何逊《别沈助救》:“可 怜玉匣剑,复此飞凫癴。”
附骥:即“附骥尾”。喻依附于先辈或名人之后。《史记·伯灵传》:“伯夷、叔齐虽贤, 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 譬颜回因孔子而彰也。”
玉树:比喻美女。《南史·陈后主张贵妃传》:“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 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 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李郭:指郭林宗和李膺。《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始见 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 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遂用作自己同游或陪伴名流的典 故。岑参《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浣花老:指杜甫。杜甫曾于成都浣花溪置草堂以居,故以称之。
曹刘:指
曹操和刘备。晋陆机《辨亡沦》上:“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宋辛弃疾《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孙子当如孙仲谋。”
临邛:县名。秦置,后魏置临邛郡,即今四川雅安县。汉司马相如客游临邛,琴挑卓女文君 ,以成眷属,后因称相如为“临邛客”。
乘龙:比喻佳婿。《艺文类聚》引张方《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 桓焉(叔元)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后因称佳婿为“乘龙快婿”。 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青牛: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 。……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 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后遂用作游仙或隐逸的典故。南朝张正见《神仙篇》:“ 玄都府内驾青牛,紫盖山中乘白鹤。”
白鹿:神仙的坐骑。《博物志》卷八载:西王母使者乘白鹿。《神仙传》载:卫叔卿乘云车 ,驾白鹿。亦指隐士的坐骑。南梁庾肩吾《道馆诗》:“仙人白鹿上,隐士潜溪边。”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步虚声:谓道士诵经之声。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 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张籍《送吴炼师归王屋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宋徐铉《赠王贞素先生》:“道秘未传鸿宝术 ,院深时听步虚声。”
白帝:东汉初,公孙述据蜀称帝,自称得金德,色尚白,故曰“白帝”,并改鱼复县为白帝 城。六龙之西幸:龙,古指高大的马。《周礼·夏官·瘦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古 代天子之车驾六马,故以“六龙”代指车驾。汉蔡邕《独断》:“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 ,驾六马。”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龚胜能辞莽使:谓龚胜三聘不就,效忠故主,耻事新朝。《汉书·龚胜传》:“王莽既篡国 ,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 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 ,先赐六月禄直以办装,使者与郡太守、县长史、三老官属、行义诸生千人以上入胜里致诏 。……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日暮入地,谊岂以 一生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衣周于身,棺周于衣,勿随俗动吾家, 种柏,作祠堂。’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后遂用作效忠故 主的典故。
韬铃:古代兵书有《六韬》及《玉铃》,后因称用兵的谋略为“韬铃”。殷文圭《赠战将》 诗:“不为已为儒弟子,好依门下学韬铃。”
南冠:囚犯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南冠,楚冠。”后遂以南冠为囚 犯的代称。
郭子仪、宋若思、崔涣诸公:此谓李白从获罪,诸公请免罪事。但郭子仪救李白事,不见 李白诗文,后代学者亦多不认从。乐史《别集序》:“白有知鉴,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 于行伍中,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及翰林坐永王之事,汾阳功成,请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 ,因而免诛。”又王琦《李太白年谱》:“至德二载二月,永王兵败,太白亡走彭泽,坐 系寻阳狱。宣慰大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之推覆请雪,若思率兵赴河南,释其囚,使参 谋军事,并上书荐白才可用,不报。”
三绝: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文宗时,诏以李白的诗、裴文日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 三绝”。吾宗作宰:宰,泛指官员。后称县令为“宰官”,简称“宰”。此指李白族叔李 阳冰,时为当涂县令。李白有《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密件。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李贺)恒从 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委蜕: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委, 弃也,如蝉弃其所蜕之皮。引申为死亡。元杨弘道《小亨集》一《齿摇诗》:“同胞陷涂泥 ,委蜕化黄土。”
鲸癥:癥,指鱼脊。《仪礼·土虞礼》:“鱼进癥。”引申为鱼脊之形。鲸癥,谓鲸鱼的脊 背。
遐举:谓远行。《楚辞·远游》:“泛容与而遐举兮,卿抑志而自弭。”《隋书·刑法志》 :“熏风潜畅,颂声遐举。”亦作死的饰词。孙绰《孔松阳像赞》:“超然遐举。”
天人:旧指天道和人道、天意和人意,亦谓才能杰出、容貌出众的人。杜甫《八哀诗》:“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杜牧《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凭轼:谓驾年奔走,不绝于途。
迁神:移柩。《文选》晋潘安仁《寡妇赋》:“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措。”范传正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神于此,遂公之 志也。”
北倚谢墩:谢墩,即谢公山。范传正《李公新墓碑》:“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 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
集廿卷:即李白文集二十卷。范传正《李公新墓碑》。“文集二十卷,或得之于时之文士, 或得之宗族,编辑断简,以行于代。”
汉川岘首之思:汉川,即汉水;岘首,即岘山,一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此指襄阳百姓为 思念羊祜所建之岘首碑,亦称堕泪碑。详见前注。
黄老:指黄帝与老子。道家尊二人为始祖,因以“黄老”代称道家。
骑赤鲤鱼:谓隐遁或游仙。唐
温庭筠《水仙谣》:“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 脱屣:即脱鞋。比喻看得很轻,毫无眷恋。《汉书·郊祀志上》:“于是天子曰:‘嗟乎 !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后多用于比喻淡于名利。苏轼《巫山》:“贫贱 尔可爱,弃去如脱屣。”
谲谏:谏劝时不直言过失,隐约其词。《诗·周南·关睢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
蟾蜍:原为一种两栖动物,别称“癞蛤蟆”。此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用为月的代称 。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癭虫东:虹的别称。《诗·庸阝 风·癭虫东》:“癭虫东 在东,莫之敢指。”毛传:“癭虫东,虹也。 ”褒妲:指褒女以、妲己。《史记·周本纪》:“幽王 嬖爱褒女以。……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 女以为后。……褒女以不好笑,幽王欲其 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女以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申侯怒,与缯西夷术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东幽王骊山下,虏褒女以,尽取周赂而去。”又《国语·晋语》:“殷辛伐有苏,有 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忘殷。”韦昭注:“有苏,己姓之国;妲己 ,其女也。”《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后遂用作嬖女亡国的典故。李白《雪谗诗》:“妲己灭纣,褒女惑周。”
江总:字总持,南朝陈人。初仕梁,历官中舍人。侯景之乱,流寓岭南。入陈,为太子詹事 。后主即位,擢升仆射尚书令。在任期间,不持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作艳诗,号为 狎客。
姚宋:指唐玄宗开元间宰相姚崇、宋王景。
白居易《除裴 土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在太宗时实有房、杜赞贞 观之业,在玄宗时实有姚、宋辅开元之化。”《旧唐书·姚崇宋王景传》:“史臣曰:履艰危则易见良臣,处平定则难彰宰相。故房、杜预创业之功 ,不可俦匹;而姚、宋经武、韦二后,政乱刑淫,颇涉履于中,克全声迹,抑无愧焉。”
伏莽:谓潜伏兵戎于草莽之中。《易·同人》:“伏戎于莽。”
积薪:比喻后来居上。《史记·汲黯列传》:“姑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弘汤为小吏。及 弘汤稍盖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 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 薪耳,后来者居上。’”
折癰:比喻轻而易举地制服敌人。《后汉书·邓禹传》:“帝乃征禹还,敕曰:‘赤眉无谷 ,自当来东,吾折癰笞之,非诸将忧也。’”癰,通“捶”,马鞭:笞,用鞭打。宋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癰笞羌胡。”
彭祖:上古时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彭祖者,殷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 ,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未,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晋葛洪《神仙传》谓 彭祖“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因封于彭城,故称“彭祖”。
昭昭:光明,明亮。《楚辞·九歌·云中君》:“烂昭昭兮未央。”王逸注:“昭昭,明也 。”亦谓明辨事理。
愦愦:混乱貌。《后汉书·何进传》:“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李贤注:“愦愦, 乱也。”亦作糊涂。《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
尚父:周文王称吕望为尚父,意谓可尊尚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郑玄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
推毂:毂,车轮轴;推毂,犹推车。《史记·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 推毂。”后遂用作送大将出征的典故。
龟鼎:大龟与九鼎。古时为传国大宝。《后汉书·宦者传》:“自曹腾说梁冀,竟立昏弱, 魏武因之,遂迁龟鼎。”李贤注:“龟鼎,国之守器,以喻帝位也。”
贾岛结邻:谓贾岛墓与李白墓相邻。此说大误。详见方卧云《汇刻谪仙楼楹联序》注释。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