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履吉(?—1642)字根遂,号元甫,太平府当涂(今安徽当涂) 人。幼赋异质,早有文誉。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河南学宪,晋光 禄少卿归。著有《博望山人稿》、《辰文阁集》、《青在堂集》、《携谢阁》。
李太白先生碑记
【提要】
本文选自清张万选编《太平三书》卷之十,是明户部主事、光禄少卿曹 履吉为李白墓祠撰写的一篇碑文。作者开篇即以突兀不凡之笔,借论天下“英雄奇伟之士” ,以颂扬李白高远浩厚、动耀人寰的诗文和气质。然后着力论述李白拔识郭令公(郭子仪)一 事,认为“有令公不可少太白”、“有太白正以成令公”。太白与令公,俱“与阳光靡朽矣 !”然李白与郭子仪互救事,学术界认为并不足信。
英雄奇伟之士,立于一代,流映千古,必有不可磨灭之隐德。令人成思盼想,转味 无穷。而诗文之高远浩厚,时出以动耀人寰,亦千古而不坠。太白先生,古鸿绝真品也。人 主见之,神气高朗,轩然霞举,不觉自忘万乘,与人如对知交,下此无论等夷矣。予独观其 拔识郭令公一事。夫郭令公在微时,素非气谊,特以赴都督宴草露布,见逮一人至,面无惭 色。询知令公悼嗟于河西,王君之,故太白点额记之。因竭至诚,向都督祁释后,果为 一 代元勋。而太白后为永王事,其自谓翻责夜郎天,与令公碎舌所云,能识臣子仪于刀斧下, 而不识永王之无成乎?皆天特为李白功名别,白虽亦可极辨而彰, 独唐将推李郭。李功固多,至其畏祸,逗留不容。迨夫终始,扶植大义,令日光再丽,非令 公而谁乎?倘令早殉,河西之失,欲唐浴虞渊,而回再造也。得乎!有令公不可少太白,有太 白而令公之事始奇,有唐世不可无令公之奇,有太白正以成令公,而千古于昭生气,与阳光 靡朽矣。世徒服膺全集,如千里江流,吐出神仙肠胃,郁为大小之宗,固磨勒不尽。要以卓 赫天地,惟此是其大者。墓原在他山,今续移半岭之下,则唐名贤范公开载极详。吉不揣, 谨书以载尾石。
【注释】
万乘:喻帝位之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指万辆车。周制,王畿方千里,能出 兵车万乘,后因以“万乘”指帝位。等夷:指同等地位的人。《史记·留侯世家》:“今 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
拔识郭令公:郭令公,即郭子仪,唐华州人,曾以武举异等累迁朔方节度使,又因平安史之 乱有功,赐封汾阳王。德宗时,赐号尚父,进太尉中书令。故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 公”。唐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又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 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宋梅尧臣《 采石月赠郭功甫》:“在昔熟识汾阳王,纳官贳死义难忘。”宋刘克庄《李白》:“世无郭 中令,谁赎谪仙人?”即指李白拔识郭子仪,郭子仪复以功成赎李白坐永王事。
露布:亦称“露板”,即不加检封,公开宣布的文书。《后汉书·李云传》:“云素刚,忧 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李贤注:“露布,谓不封之也。”古代亦用称檄文、捷 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文心雕龙·檄移》:“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 播诸视听也。”点额:旧时比喻应试落第。典出《水经·河水注四》:“癐,鲔也,出巩 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后又因以比喻仕途失意。李白《赠崔 侍御》:“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虞渊:旧指神话传说中日落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 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后亦代指西极之地。魏缪袭《挽歌》 :“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驷马。”
服膺:谨记在心,衷心信服。《颜氏家训·止足》:“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高祖》:“其所见及是,其所守在是,盖尝闻有信义而服膺焉。”
范公:指唐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