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采石记 (节选)
【提要】 本文选自《朱笥河文集》卷七。是清安徽学政朱筠偕幕友游采石所写的一篇游记。文中简略记述了此行登太白楼,读壁上碑,拜太白像的情况。 辛卯冬十二月二十六日,余与上虞张方海、余姚邵二云及门会稽章实斋、宛平徐文圃、武进洪稚存、黄仲则、宛平莫逊之为采石之游。出太平南门,泛舟姑溪而下,是日久阴之后,得晴无风。沿溪水鸟载飞载止,鸠鹭凫鹳之属,遭舟不惊,相与忘于水上,二十里倏忽泊太白楼下矣。上岸,道士俟于楼前。入门,读壁上碑,自明以前无有也。入拜太白像,二童子执壶及杯,杯小,终日饮不足以满斗酒矣。于是登楼而望,则大江在其前,天门双阙,隐隐可见。并楼俯矶,矶前出沙洲,道士云:近数岁始有之。江豚出没于波浪间,远瞰舟至,乃小于豚。楼前有古桧,顶小秃,亦近千年树也。
【注释】 辛卯冬:此指乾隆三十六年(1771)冬天。是年十一月,朱筠始任安徽提督学政。时学政署设在太平府治所当涂县城。张方海:字凤翔,浙江上虞人。时为朱筠幕僚之一。邵二云:名晋涵,字与同,浙江余姚人,乾隆辛卯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时为朱筠幕僚、门人之一。章实斋:名学诚,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戊戌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为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奠基人。时为朱筠门人之一。徐文圃:名瀚,河北宛平人。为朱筠幕僚、门人之一。洪稚存:名亮吉,号梦殊,江苏阳湖(今常州武进)人。乾隆庚戌进士及第,曾为翰林院编修,官至贵州学政。时为朱筠幕僚、门人之一。黄仲则:名景仁,字汉镛,又字仲则、仲泽,江苏常州人。曾先后担任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提督学政朱筠的幕僚、门人。
莫逊之:名与俦,河北宛平人。时为朱筠幕僚、门人之一。鸠鹭凫鹳:鸠,鸟名,属鸠鸽科,有绿鸠、南鸠、鹃鸠、斑鸠等。鹭,鸟名,属鹭科类,体型高大瘦削,喙直而尖,颈足皆长,常涉水觅食。凫,泛指野鸭,善凫水和泅水。鹳,鸟名,属鹳科类,大型涉禽,形似鹤鹭,常活动于江流近旁。天门双阙:《太平寰宇记》载:“天门山在太平州当涂县西南三十里”,以当涂县的东梁山与对岸的西梁山相对如门,故并称为“天门”。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曾在此检阅水军,诏立“双阙”于二山,故称“天门双阙”。
石韫玉 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韵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兴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五十七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历官湖南学政、四川重庆知府、山东按察使。后因事被劾革职,遂引疾归。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以纂修《苏州府志》为世所重。早年又曾客居安徽和州,为知州宋汝和幕僚。著有《独学庐诗文集》、《晚香楼集》、《花韵庵诗余》及《花间九奏乐府》短剧等九种。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7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