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碑刻源流和碑文主旨两方对
李白的散文《贞义女碑》进行论证。认为此碑的刻石年代,当在民国初年;通过几个不同版本的碑文比较,确定今刻的碑文是由《嘉庆溧阳县志》而来。对于碑文的主旨,作者首先提出历朝一直为许多人认同的观点:浣沙女是在封建礼教“男女接受不亲”的观念影响下,严守贞操, 以死明志,她是以“贞女”的形象出现的。而李白却在《贞义女碑》中对“贞女”形象进行改塑,认为浣沙女死之动机是为“义”,是在歌咏浣沙女激于大义而舍已救人的使肝义胆,从而体现出李白反叛于封建礼教观念的民主意识和妇女平等观念。此“义女型”文本对后世影响很大。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6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