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
李白因从永王李璘遂陷狱浔阳;同年五月,
杜甫因疏救房琯而获罪贬官。李杜晚途之遭遇,乍看似互不牵连,究其实却事出有因无异。为了排斥旧臣,新上台的唐肃宗罢房琯,除玄宗旧臣,杜甫也因疏救房琯而获罪贬官。贬官后杜甫离秦入蜀,感情压抑沉郁,欲在获罪贬官之后去寻找政治上的新出路。笔者认为,杜甫西行入蜀是冲严武而去的。肃宗认为永王昱“遂谤狂悖”之人,在永王“不从命”的情况下发兵讨伐之。至德二载二月,李璘兵败丹阳被诛,从璘的李白也受迫害。但李白作为一介书生,一个有伟大政治报负的诗人,出于对政治的孜孜追求而从璘,却不自觉地“以愚陷纲目”,成为玄肃二父子权力之争的牺牲品,其志悲哉!
李白、杜甫二人皆是无幸的,但因被肃宗划到玄宗之旧臣里,属于房琯一派,就论定了其悲剧结局。(此文发表于1991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后收入1993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李白论探》。)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3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