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对道教的态度有一个由向往、追求到反悔醒悟的过程。首次东海之行,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稍有提及,应在开元十五年夏,对道教的向往是饱和着政治上的远大抱负的热情在内的,绝少宗教色彩。第二次东海之行在开元二十八年,《经乱离后天恩游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有追忆 。他首闯仕途遇挫,政治上另寻出路和学剑习武练本事的意向比较明显,但为道之情未消,游仙之恋未绝。第三次东海之行值天宝四、五年,精神蒙受打击最惨最重,“举身谢东海,虚行归故林》(《赠薜校书》)明确表示对欲解脱精神痛苦而仙游的猛然悔悟,对道教的翻然觉悟。一些诗句夏有对古代神仙传说的大胆否定,对秦皇汉武的深刻批判,进而对玄宗的绝妙讽刺,也有对自己东海之行的扪心自责。此文发表于1989年第4期《中国文学研究》,后收入1993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李白论探》。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3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