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曾三至越中。开元十三年初出蜀,十四年夏秋间抵达越中,是最少时代与个人经历背景的一次游历。第二次入越在天宝六载,滞留三四个月以上。他待诏出朝后愤闷、焦虑乃至忧惧惊怖的心情,与出朝前的谗言有关,亦与当时新的流言所构成的威胁有关。第三次入越在至德元载暮春。时安史之乱初起,他由宣州往越中,声言“避乱”,足迹止于杭州(古属越地)。其真实目的是企图在国难之际有大作为、大发展。在本年以内,李白曾与徐王延年,吴王李祗,永王李璘等三位宗室有接触,希望其勤王建功。挽救行将倾颓的唐室天下,自己则可实现平生抱负。后入永王璘幕,以至以“附逆”陷狱,长流夜郎。考察李白以上行迹,对把握李白思想十分重要。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