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人生态度是入世与出世相结合,也就是“功成身退”。他步入仕途,得力于隐逸与献赋,而不走科举或从军的道路,颇有异于同时其他文人,这与他早年所受教育有关。李白受道家、游侠、法家和纵横家思想,特别是赵蕤《长短经》中主要观点的影响,与儒家学术产生疏离,不太重视儒家经典中的历史哲学和伦常观念。诗文创作中时而出现一些异端因素。李白追慕前代奇人而漠视当前现实,对古时的旋乾转坤之士如鲁仲连、范蠡、诸葛亮、谢安等人引领望之,却对前代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的政治局势缺乏分析,认为肃宗和永王璘的内争是实践纵横理论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时机,终因脱离实际而遭致失败。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61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