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南宋学者罗大径和当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有关“
李白诗几乎篇篇饮酒”不能与“杜少陵忧国忧民”同年而语的说法,而认为李白也有忧患意识。第一部分列举大量诗句说明黑暗现实使胸怀大志的李白岁月虚掷、忧愤深广。具体表现为“忧时”“忧民”“忧己”并一一加以阐述。还指出李白爱饮酒是为了以酒解忧,是宣泄忧愤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举杯浇愁愁更愁”,忧患仍在。第二部分分析同有忧患意识,
杜甫受到历代论者交口称赞,而李白不被理解的原因。分析认为,二人创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杜甫是现实主义,易被接受;而李白是浪漫主义,难被理解。第三部分论述李白忧患意识产生根源,一是社会现实造成;二是受前代思想家(孔、庄、屈)和自己祖先(李广)影响。最后小结:李白忧患意识确实存在,人们可从中受创启迪,汲取思想营养。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7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