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对《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的分析,指出
李白的游仙出世思想的实质是对现实不满,是一种消极反抗。虽是“消极”其中也有积极意义,这就是在理想不能实现时,亦不甘心改变自己意志去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先指出《庐山谣》创作背景。是李白遇赦之后60岁时写下的晚年之作。遇赦之初心情愉快尚思为朝廷效力,实现理想,但几经碰壁,彻底失望,便到庐山隐居,写下这首出世思想浓厚的诗。再分析李白一生中始终在入世出世之间徘徊。他本有大志想与宰相积极用世,但从政屡遭失败。失败之后出世思想抬头,于是便学道游仙。其实李白对神仙之事并不相信,这在《古风之三》《登高丘而望》等诗中有所流露。“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于是只好隐居出世求仙了。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