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李太白诗之根本精神乃西方精神,即所谓浮士德精神”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所谓浮士德精神乃是“局于有涯(人生有涯,世界有涯)向无涯追求”,“不能安于现前世界”“心魂永远在向灵境飞驰”。如李诗中“今日之日多烦忧”“欲上青天揽明月”,其表现出的浮士德精神非常鲜明而强烈,在中国诗坛无第二人,堪称“个载独步”。
李白之所以有浮士德精神与他独特的气质、旺盛的生命力有关。他不受传统束缚,睥睨一切。这种精神在他诗歌上便呈现为“豪放”、“空灵”,既富于豪情逸兴,又来神蕴藉。进一步推究李白“浮士德精神”之本源,则与他的家世、教养、时代有关。父为客商,母为蛮妇,来自西域,汉化浅,受胡人影响深,所处时代乃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中外交流广泛,人才辈出。内因与外因结合,造就了李白这样的天才和独特的浮士德精神。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7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