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出:
李白对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敏感的体验,并积极寻求应对办法。这就是要建功立业以求不朽,在建功立业无望时,便去追求现性的享乐,以提高生命质量。有时企图通过学逍游仙留往青春,长生不死,但对此终存怀疑。作者还将李白的生命意识及表达方式与魏晋南北朝,初唐诗人作比较,认为李白对生命有限的咏叹“沉重但不灰冷,悲凉但不哀婉”,有一股令人惊警的奇崛超拔之气,形成了特有的悲慨中见豪迈的特点。文章分三部分:一论李白生命意识走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是一个年愈长认识愈深刻的过程;二论李白珍爱生命,企图延长生命的应对办法,兼论相关诗作的内容、特点;三从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探索李白有关生命意识诗作的个性特色。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6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