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
李白的《行路难》一诗,特别是其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了古人的海洋意识。并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这种海洋意识的由来。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李白因人生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于是便有了“浮四海,横八荒”这样向处,向上的积极追求。第二部分,通过殷商与夏周文化比较,着重指出殷商祖先生在海边、近海、识海,对大海有向往、憧憬之情,并据所资料说4000年前殷商人横越大海、来到南美洲,从而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种下海洋意识的胚胎。第三部分,纵说从庄子“海中之天”到道教“蓬莱神话”,以及秦皇汉武的海洋情结,说明古人的宇宙观正走逐步改变。第四部分,综述由殷商人的识海、崇拜大海到秦皇汉武对海的向往之情,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渗入李白血液中,从而使他有了海洋意识。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6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