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卒于762年,青少年时期,他游历蜀中,击剑任侠,周急济贫,养成一种性喜流浪的狂傲豪迈性格。20岁以后,在四川游历了不少地方,开拓了他的胸襟培养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26岁以后,他离开故乡,开始在祖国东方广阔地带漫游,35岁后,他家搬到山东任城,又继续游历,43岁,他入京,在此期,他积极参加广泛的社会活动,“干谒诸侯”,“历抵卿相”,以任侠、隐居、求仙访道,诗文会友的方式交接各种人物,并显示了他诗文方面的杰出才华。李白离开长安,从天宝四载到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这是他生平第二次漫游,这时的他流离、潦倒,生活比较困苦。此时的李白用诗歌对这些行为进行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对战争中士兵和人民的遭际,寄予很大的同情。从“安史之乱”到李白逝世,李白遭受第二次政治失败,此时的作品,记录了国家、人民和个人的不幸遭遇,表达了爱国、爱人民的思想。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1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