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至上元元年(760年)
李白先后五次漫游庐山和九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李白的庐山诗作,是儒、佛、道作为文化母体的唐代社会环境的产儿,而其中更为富有的则是道家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人齐同万物的自然主义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上善若水,以水喻道”“无名之林,不欲以静”“道在天在人,道在身在心”。卓立于盛唐的布衣诗人笃信道教精神的李白,他看山观水有其特具的道家本色与个性,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必然着以浓厚的道家色彩,《李白集》中所载的关系到庐山的诗作大多属于此类。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1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