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认为清雄奔放之“诗仙”,
杜甫之为沉郁顿挫之“诗圣”,作者认为是因家庭教养、人生经历以及特定的社会影响的。杜甫的家世不及李白显赫,也没有李白的重大家庭变故,其结果是李白崇道,道近虚无,富于幻想,趋于浪漫;杜甫奉儒,儒尚务实,着眼人生。李白任侠,自有豪气,家庭遭难而富有,故恃才傲物,杜甫恭谨,恪守规范。如此不同的思想性格,必然具备导致诗歌创作风格差异的基础条件。天宝元年前,李白对政治知之甚少,这一时期作品都囿于怀才不遇这一狭小范围,天宝元年后,李白骤然被卷进政治生活中心,使他认识了统治集团的本质,导致他诗篇中强烈的批判。杜甫在天宝五载前对政治知之甚少,十年困顿是他深入了解社会的上层,因此,他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既广阔又深刻,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李白的经历主要在安史之乱前,诗歌充满了盛唐气象,杜甫则在安史之乱后,他开启了批判现实主义诗风。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1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