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对
李白山水诗进行乐简述,归纳并作了纵横性比较。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山水诗特点:交织着出世与入世的思想,表现了反权贵、轻王侯、傲举不屈的反抗精神,体现了李白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艺术上,李白山水诗形象高度个性化,对山水的描绘及意象是超现实的、想象丰富。纵向上,李白继承了《诗经》楚词的山水诗传统。横向上与同时代的
孟浩然、
王维同为山水诗派的双壁。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51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