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卷十五。二仙堂,见吴潜《履斋遗稿》卷三。五贤堂,见王遂《五贤堂记》。沃洲亭,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九。泾县的秋霜阁,见李弥逊《筠溪集》卷十四。铜陵的五松山太白祠,见李纲《梁溪集》卷十四。贵池的清溪钓台,见李廌《济南集》卷四。弄水亭,见李纲《梁溪集》卷十四。翠微亭,见岳飞《武穆集》。如剡亭,见祝穆《方舆胜览·池州》。司空山李太白书堂,见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七十八。黟县钓滩,见罗愿《新安志》卷五。霭峰、小桃源,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十。
通过以上考察知道,李白在安徽的遗迹和景点多达一百余处,见于唐宋文献记载的三十余处,这不仅是李白在全国之最,也是所有古人无能企及的。我粗略查检了一下古代文献中全国各地的李白遗迹和纪念景点,除安徽外,不过三十处,这一方面说明李白在安徽游踪广,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古以来安徽人民对李白感情特别深,对他特别崇拜。
六、马鞍山及其周边一带有无李白后人?
去年四月我参加了马鞍山李白国际旅游节活动,在游仙李白精神论坛的演说中说过:“我总相信李白有后人(不一定是本姓)在这一带,李白的基因肯定还在这里。”这篇演说词后来发在李白网站上,有读者很感兴趣,问我这样说有什么根据,我后来作了这样的回答:
关于李白的后人问题学者已有不少考证文章,最为详审的是郁贤皓的《李白后嗣考》,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〇年集下卷,读者可以查阅。郁先生文章虽然未涉及本文的话题,但为这个话题的思考、求索提供了不少帮助。
李白晚年定居当涂,有二子随侍,二子在这里为李白送终。二子长曰伯禽,幼曰天然(即魏颢所称颇黎)。长子伯禽育有一子二女,子贞元末由当涂出游,不知所在,二女分别嫁当地农户陈云、刘劝,活到开成一二年,大约到五十余岁。二女应当有后代,根据是:据范传正《李公新墓碑》所引二女自述,其夫家还不太贫寒,由于其祖名位,地方官府还免去了两家的赋税、徭役,给了一些照顾,其经济状况当在中人以上,能够具备较好的生养条件,二女不可能都绝嗣。孙女有嗣,即表明李白有嗣,从现代的观点来说,后嗣由儿孙传承与由女孙传承并无不同,只不过姓氏有别罢了。由此看来,李白的血脉、李白的基因会由两个孙女系统传递,在今天的马鞍山或陈姓、或刘姓、或其他姓氏中肯定有他的后人。
次子天然的情况文献记载很少,郁先生说:“天然(颇黎)既是小妾所生,又可能是早夭,没有后嗣,所以伯禽手疏和李白孙女均未叙及。”推测有些道理,只是说其早夭,没有后嗣,似太决断,其实李白辞世时天然至少十五六岁了,是否后来很快死去,也很难说。伯禽和其女都未提及他,可能是嫡庶有隔阂的缘故。天然很可能以后与伯禽一家不相往来,也有可能迁离当涂。伯禽有一个儿子出游,落居何方,文献也无明确记载,总之,他与庶叔天然不一定都未营家室,没有后嗣。
去年我在道光《繁昌县志》上发现一条资料,似乎与二人的下落有关。这部县志在卷十三人物志隐逸类有一条关于唐人李晕的记载,说:“李晕,白之后裔也,贞元中与王翀霄、陈秘监讲究性理,筑室马仁山,高尚不仕,尝为句曰:‘学道已曾忘世味,避人何用住山深。生平只有天相谅,笑揭灵台对马仁。’”说“白之后裔”自指李白后代,其行事颇类李白之孙,年代也相应,大历中上距李白去世三十年左右,假设其年后伯禽成家,此子此时当已二十余岁,可游四方了。繁昌的马仁山离当涂二百里左右,若他决计出走,不与其妹通声气,在当时交通、信息条件下,两个妹妹是弄不清其去向的。问题是这条资料可信度如何。上面说的是符合伯禽之子的地方,诗也看不出明显的破绽,只是这条资料涉及两个人物有疑,王翀霄无考,陈秘监据本书卷十一选举志进士类著录为陈商,谓“大历六年进士,秘书监”。卷十二人物志文苑类有其传,即与韩愈有交往者。此陈商后确为秘书监,乃元和九年进士及第,说李晕与此人偕隐,显然不实。是否有两个陈商被张冠李戴,但不管怎么说这条资料还是为查考李白后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这条资料与天然似乎也可以联系,他有没有可能到马仁山隐居?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只是贞元中他已年近五十,时间晚了些。附带提一下,马仁山上面所说三人隐迹一直为后人所传,地志中载录不少题咏诗,道光志所录资料也是得自清代之前。若这条资料所记确为李白后裔,则李白于本姓有后。繁昌在当涂附近,唐代和南陵同县,南陵是李白第一次来安徽的寓居地,如果真是李白的后裔,他对乃父、乃祖的侨乡还真有点感情。
近几年,各地有不少李姓以家谱为依据,宣称他们是李白后代,马鞍山周围地区就有不少。与马鞍山一水之隔的和县有两处,附近的还有江宁、南陵。还有远一些的如无为、来安,合肥周围有好几处。李白号青莲居士,这些李姓家谱上的堂号都叫青莲堂。是不是李白后代不能仅凭一个堂号,要有比较确切的世系传承及别的相关资料。但也不能一概否定,我们希望有奇迹出现。
(2009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讲座稿)
上一页 [1] [2]
[来源:https://www.shicidaquan.com/libai/lb/201208/4956.html ]